2025-09-25 23:08:13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202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改革通知,推出12项举措,取消多项审批,优化资本项目收入使用,升级跨境融资与直接投资管理,数字化转型监管方式,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性,标志管理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型。
——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5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印发《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汇发〔2025〕43号),从简化审批流程、扩大便利化范围、优化监管方式等维度推出12项改革举措,标志着我国跨境投融资管理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型开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外贸、稳外资”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此次改革与前期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政策形成合力,预计将为市场主体释放超3000亿元跨境资金流动空间,进一步提升我国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与自由度。
《通知》最显著的突破在于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此次改革共取消6项资本项目外汇登记核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前期费用登记、境内再投资外汇登记、外债签约登记等,企业可通过外汇局数字外管平台“线上自主办结”,无需再到外汇局柜台提交纸质材料。某跨国集团财务总监透露,以往办理境外子公司利润汇回需提交7项证明文件,审批周期长达5个工作日,新政实施后通过系统自动核验,资金当日即可到账,单笔业务节省财务成本约2万元。《通知》同时优化资本项目收入使用管理,将“支付结汇制”调整为“意愿结汇+负面清单”模式,企业可根据实际经营需要自主选择结汇时机和金额,负面清单仅保留“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等5类限制性用途,极大提升资金使用灵活性。
在跨境融资领域,《通知》通过“扩额度、降门槛、拓渠道”三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上调至1.5,意味着某年营业收入5亿元的科技企业,跨境融资额度可从6亿元提升至7.5亿元,且无需提供额外担保。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痛点,《通知》创新推出“跨境融资白名单”制度,纳入白名单的企业可享受“外债签约即生效”“异地放款无需备案”等便利,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白名单资质,成功从新加坡子公司融入3000万美元,综合融资成本较境内贷款低1.8个百分点。政策还支持企业通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离岸中心等渠道归集全球资金,跨国公司可凭集团内资金调拨指令直接办理跨境支付,无需逐笔提交交易背景证明,资金归集效率提升60%以上。
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的便利化升级,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通知》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账户开户数量限制,企业可根据业务需要在多家银行开立资本金账户,资金可在不同账户间自由划转。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境外投资者以实物、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形式出资的,无需办理外汇登记变更,直接凭商务部门批复文件办理验资询证,某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以专利技术作价出资1.2亿欧元,通过“非货币出资直通车”模式,3个工作日即完成全部手续。针对跨境并购,《通知》允许企业在并购交易完成前办理外汇登记,提前锁定汇率风险,某上市公司收购意大利某机器人公司时,通过“预登记”机制规避欧元汇率波动,节省汇兑损失约800万元。
监管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是此次改革的另一亮点。《通知》全面推广“数字外管”平台应用,整合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等8大业务系统,企业可通过一个入口办理所有跨境投融资业务,系统自动比对工商、税务、海关等跨部门数据,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某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平台上线后,其代理的200余家中小微企业跨境收汇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错误率从5%降至0.3%。外汇局同时构建“智能监测+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无实际经营背景的空壳公司融资”“异常跨境资金集中流入流出”等风险信号,今年以来已累计阻断可疑交易47笔,涉及金额12亿美元。这种“放得开、管得住”的监管模式,既释放了市场活力,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政策的协同效应正在加速显现。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跨境融资给予贴息支持,发改委将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纳入自贸试验区考核评价体系,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措施——上海市对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给予50%的担保费补贴,广东省建立“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浙江省则通过“银税互动”将跨境融资额度与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挂钩。这些政策叠加效应,推动我国跨境投融资规模稳步增长,2025年前8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3%,跨境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净流入同比增长12.5%,充分彰显我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此次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是外汇局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大幅削减行政审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化科技赋能监管,政策既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我国跨境投融资环境将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正如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在政策解读会上强调的,未来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全球投资者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