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气候变化风险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需要携手应对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资金投入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支持脆弱国家保护自己免受气候破坏带来的最严重后果,事实上,早在去年沙姆沙伊赫的COP27上已经同意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但一直没有敲定具体的实施细则。COP28召开首日,各国代表就损失与损害基金协议达成一致,给COP28开了一个好头,也成为COP28的首个重要成果。
-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取得积极成效。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与金融机构共同努力,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持续量增、面扩、价降,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高端制造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等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便利性不断提升。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上,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市场机制,不断丰富科技金融工具和产品,定能让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得到更多金融活水的滋养,让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强国之基。工信部前不久出台了《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应用实施意见》,提出要在指导地方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可以看出,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应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是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