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丨《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

2023-04-14 23:58:47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谁代表欧洲讲话?”“德意志问题又来了?”“英国脱欧会带来什么?”“欧盟会崩溃吗?”“美国将往何处去?”在这样的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历史学家温克勒带读者回到欧盟肇兴之初,或是美国建国之时,为每一个当下的问题寻找埋藏在历史线索中的源头。西方仍是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理解欧洲,需要深度理解其历史、思想。接续前作《西方通史》,在本书中,温克勒深刻描摹了近年来西方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专注于近十年发生在西方的各类重大事件,但他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自己毕生研究的西方历史之趋势与正在发生的历史相结合,为每个问题寻得的答案,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预测。

【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年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图宾根大学历史学博士,1970年任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现任柏林洪堡大学当代史教授,是德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史学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获得者、莱比锡图书奖获得者。除本书外,温克勒教授还著有荣获莱比锡图书奖的四卷本巨著《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Geschichte des Westens)、《走向西方的漫长道路:德意志史》(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Deutsche Geschichte)、《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Auf ewig in Hitlers Schatten? )、《西方史:浩劫年代(1914-1945)》(Geschichte des Westens: Die Zeit der Weltkriege 1914-1945)、《魏玛:德国史读本(1918-1933)》(Weimar: Ein Lesebuch zur deutschen Geschichte 1918-1933)等。

【目录】

导言
第1章 欧洲的价值抑或西方的价值?
第2章 超越民族国家抑或成为诸民族之上的拱顶石?
第3章 一个延伸到幼发拉底河的欧洲吗?
第4章 缺少政治联盟的货币联盟?
第5章 谁代表欧洲讲话?
第6章 欧洲vs 美国?
第7章 德意志问题又来了?
第8章 作为避难所的欧洲?
第9章 多重性的联合?
第10章 英国脱欧将带来什么?
第11章 美国将向何处去?
第12章 欧盟会崩溃吗?
第13章 西方会分裂吗?
第14章 结论:一个面临考验的时代 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一段续记
注释
致谢
译后记

【导言】

本书要讨论的是近年来欧盟、美利坚合众国以及大西洋两岸的整个西方世界所陷入的危机状态。因此,我把它看作2015年初出版的拙作《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Geschichte des Westens)第四卷(即最后一卷)《当前时代》的接续,那本书主要讨论的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到2014年导致后冷战秩序崩溃的俄罗斯-乌克兰冲突间的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内发生的事情。

当我于2015年10月开始新书的写作时,似乎距离本书重点讨论的一些事件多少还有些遥远,这包括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的公投、同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和2017年5月的法国总统选举。在2015年秋季就已经显露无遗的是欧盟的危机状态,更准确地说,这场危机是由好几个单独的危机构成的,其中包括诞生于1992年初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Vertrag von Maastricht)的欧盟机构如今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和信任危机,欧元区危机(其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成员国没有共同的预算体系),以及欧盟与某些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危机——有些国家自称“非自由的民主国家”,并因此而不认同包括1993年哥本哈根入盟标准在内的欧盟基本价值观。

2015年秋天,由于难民危机以及德国这个联盟中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因其应对此危机的政策而遭到的孤立,欧盟内部离心力量也在加剧。难民危机也是导致“英国脱欧”的因素之一,这一点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而且它也同样导致了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内部民族主义兼民粹主义势力的增强。早在2015年之前,国际社会就曾热烈地讨论过是否存在一个“新的德国问题”,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之后真的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百年难题了吗?而2015年发生的这些事,又重新让关于德国的自我定位和德国在欧洲的角色的讨论变得激烈起来,而且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场辩论将很快结束。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表明,民粹主义的崛起不仅是欧洲同时也是西方世界的领导力量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这场大选揭示出美国社会的深度分裂,其部分原因要去久远的历史中寻找线索。一些原因是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另外一些则是欧洲国家通过自身的经历就可以理解的。对“精英”“建制派”和“政界”的不信任,是大西洋两岸都存在的一种现象。民粹主义运动所动摇的是代议制民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整个西方世界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

奉行激进民族主义的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第45任美国总统一事,标志着美欧关系出现了一道自1945年以来的最深的裂痕。到目前为止,当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争论某些根本性问题时,可以认为他们的争论是对那些共同价值理念的不同阐释。今后还是不是这样,就不好说了。唐纳德·特朗普一直到现在都并不怎么珍视那些美国赖以建国的价值理念,比如不可剥夺的人权、法治、拥有“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机制的分权体制和代议制民主。他的政策甚至动摇了西方价值规范——这一规范形成于18世纪末大西洋两岸的两次大革命,即1776年的美国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那之后它就成为西方民主政体必须参照的准绳。

大西洋两岸的西方世界是否会分裂?就在人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旧大陆”上正在讨论欧盟是否能避免解体,在重大问题上是否还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很显然,欧盟既无法在政治上也无法在军事上取代美国。不过,若是齐心协力,欧洲民主国家却可能在特朗普当政的年代为西方的价值留下火种。若是它们有此担当,它们就不会孤单。世界上一切从西方民主制度的原则中汲取力量的人都会是它们的盟友,而这样的人在美国尤为众多。

【精彩书摘】

属灵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分离,君王权力与各阶层权力的分离,这两者之间其实是相互关联的。从那个结束权力纷争的历史性妥协中释放出的力量,给西方带来了长久的影响。属灵权力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分离,引发两套大相径庭却又都源自罗马法的司法体系的产生:一套是诞生于1140年前后,其标志是汇集了教法或教会法的《教会法汇要》(Decretum Gratiani);另一套是几乎同时诞生的新的世俗法律——这些法律依据的是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于公元6世纪下令编纂(后又在1080年前后被重新发现)的《民法大全》(Corpus Juris),它们在中世纪晚期传遍欧洲(准确地说是传遍属于西方的欧洲),并在所到之地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理性化浪潮。

经济上的融合通过其成就赋予自己合法性,同时也帮助了那些支持一体化政策的政府。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体系大大推进了一体化进程,这改变了许多事——如果说不是改变一切的话。前联邦宪法法院法官迪特尔·格林断定:“1992年的《马约》在实现某一程度的一体化时,并没有询问各成员国公民的意见……在一体化方面,《马约》前进了一大步;可是在认可度方面,却是退步了。它标志着欧洲统一计划在公开性的设置方面发生了一个转折。《马约》让人们对欧盟的认可度下降了。从长远看,《马约》促进了反欧党派的发展,使得这些党派得以跻身欧洲议会,这促使亲欧议会党团必须采用组建大联盟的方式来对付它们。”

现在,即使欧元区也成不了“核心欧洲”的核心,而且也很难再找到另一个。1957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的6个创始会员国无论如何也充当不了核心,因为在一些根本的财政和经济政策问题上,以及在更高程度的一体化是否可取的问题上,它们之间难以达成更多共识。此外,这6个国家间更紧密的联合,将意味着西欧与东欧的一次新的分裂,也就是说让1989年历史转折之后的无数心血付诸东流。而且说来说去,德法两国如果不首先达成一致,那么在任何一个领域加强一体化都是不可能的。在这两国协商好之前,所有在机构层面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愿景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