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丨《韧性社会》

2024-03-29 22:55:13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国际冲突、疫情、气候变化……世界进入风险高发期,不确定性危机会带来各种无法预知的风险,如何应对“未知的未知”且不被各种冲击击垮,是当下亟需思考的问题,而这本书提供了构建“韧性”的方法。

疫情危机给全球化以及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后疫情时代需要从“风险管理”转向“韧性管理”。

著名学者吴敬琏、巴曙松、施展,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安格斯·迪顿力荐此书。

金融危机、国际冲突、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各种不确定性冲击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反思当下发展模式的良机。冲击过后,社会是会很快恢复,还是会留下永久的疤痕?最重要的是,如何重构社会,才能更有韧性地应对不可避免的严重冲击?韧性的培育面临哪些复杂的冲突和权衡?真正坚韧的系统应该是橡树那样稳健强大,还是如芦苇一般游刃有余?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在书中引入了韧性这一关键概念,并结合社会契约论和外部性等经济学理论,分析个人、机构、社会、宏观经济和国际秩序在面对各种重大冲击与危机时,如何保持韧性。该书为培育韧性提供了蓝本,为洞察和思考世界经济政治趋势打开了新的视角和维度。

作者简介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Markus K. Brunnermeier),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爱德华兹·桑福德(Edwards S. Sanford)讲席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本德海姆金融中心主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美国金融学会副主席,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德国央行以及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等机构的咨询委员会任职。

布伦纳梅尔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特别是泡沫、流动性、金融和货币价格稳定等,曾获Bernácer奖,该奖项授予在宏观经济学和金融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40岁以下的欧洲经济学家。曾出版《欧元的思想之争》等著作。

目录

“比较译丛”序

前言

引言

第一篇 韧性与社会
第1章 从风险管理到韧性管理
第2章 韧性与社会秩序
第3章 韧性与社会契约

第二篇 防范冲击:新冠疫情的例子
第4章 对疫情浪潮的行为反应与韧性幻觉
第5章 信息、检测与追踪
第6章 沟通:对焦虑的管理
第7章 疫苗与新常态的设计

第三篇 宏观经济的韧性
第8章 创新促进长期增长
第9章 疤痕效应
第10章 金融市场的锯齿状波动:中央银行保护金融韧性
第11章 高政府债务与低利率
第12章 通胀锯齿
第13章 不平等

第四篇 全球韧性
第14章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韧性挑战
第15章 全球新秩序
第16章 气候变化与韧性
第17章 结论与展望

前言

在新冠疫情危机的影响下,我们的世界必须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重塑社会,以更强的韧性来抵御不可避免的严重冲击?为此,本书主张改变我们的心态与社会互动方式。我们不能慵懒地逃避风险,而应该主动去发展对负面冲击具有韧性抵抗力的社会。

新冠疫情提供了一个良机,让我们了解如何未雨绸缪,更好地应对将来国家或国际层面的危机。本书是作者对这些议题的看法,尤其是针对世界各国如今面临的经济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应对下一次冲击,包括对疫情造成的即期与长期影响的分析。

本书旨在用成体系的方式来阐述“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与原则,并使之被更广泛的公众掌握。但本书并不打算追求包罗万象、事无巨细或者高度严谨,而是提出有启发的观察视角,鼓励读者继续思考。对于那些关注政治议题、热心建设更具韧性社会的公民,希望本书能促进他们的讨论。

精彩书摘

为保持韧性,我们必须避免金融市场发生灾难。金融市场在2020年和2021年早期保持了韧性。在2020年3月的初期恐慌后,中央银行的干预迅速消除了市场上的尾部风险,稳定了资产价格,形成锯齿状的下跌-反弹走势。随着各国中央银行控制了负面结果蔓延的风险,企业因为利率下调而获益,获得了急需的流动资金。此类场景在未来可能使经济更具韧性,但也可能造成中期的金融不稳定。

公共债务在危机期间通常会大增,新冠疫情期间正是如此。疫情造成了比2008年还要严重得多的根本性冲击,但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在目前避免了大萧条那样的后果。不过,人们对债务可持续性与长期经济表现仍有担心。只有政府债务在长期可以持续,社会才具有韧性,否则将面临相当的通胀风险或者债务过重带来的通缩风险。就目前而言,由于低利率与政府债券的安全资产属性,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仍可承受。但是,对容易遭遇利率飙升的其他国家来说,利息负担有可能急剧增加。因此关键在于,需要警惕债务市场的此类潜在负面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