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视界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启动:2025产业大会释放三大信号

2025-09-24 22:38:07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2025年9月,中国信通院主办大会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行动,发布实施方案设置三大榜单,配套政策构建研发-转化-应用闭环,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案例分享推动生态协同,成立联合实验室并完善人才体系,标志AI产业向规模应用跨越。

——来源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5年9月2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举措,大会重磅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行动,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系列政策文件,覆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场景落地等全产业链环节。来自制造、能源、交通等领域的300余家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参会,共同探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路径。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应用”跨越,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智能动能。

政策协同发力,构建“揭榜挂帅”制度框架

大会现场,工信部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实施方案》,明确攻关方向与实施路径。方案聚焦工业领域“卡脖子”难题,设置“智能工厂建设”“工业大模型研发”“装备智能化升级”三大榜单,涵盖28项具体任务。其中,智能工厂建设榜单要求攻克数字孪生建模、柔性生产调度等技术,工业大模型研发榜单则重点突破多模态数据融合、小样本学习等关键算法。企业可通过“自主申报+专家评审”方式揭榜,对成功结题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研发补贴,并优先纳入国家级试点。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揭榜机制采用“赛马制”,允许同一任务多主体并行攻关,通过动态考核淘汰落后方案,确保资源向最优技术倾斜。

配套政策同步落地,形成“研发-转化-应用”闭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工业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首次规范工业大模型训练数据质量、算法可解释性等8项核心指标,为技术落地提供统一标尺。财政部则宣布设立2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揭榜项目成果转化,采用“股权投资+绩效对赌”模式,要求企业实现技术指标后才能获得全额资金支持。这种“政策引导+市场驱动”的组合拳,既破解了企业研发资金顾虑,又通过产业影响深远,开启智能工业化新纪元市场化竞争提升创新效率。

议程亮点纷呈,顶尖阵容共商产业路径

大会设置“政策解读-技术研讨-案例分享”三大板块,打造跨界交流平台。在政策解读环节,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指出,当前AI与制造业融合仍面临“数据孤岛”“标准不一”“人才短缺”三大痛点,揭榜挂帅行动将通过“揭榜单位牵头+产业链协同”模式,推动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例如,海尔集团联合中科院自动化所揭榜“家电行业大模型”任务,整合供应链1200余家企业数据,开发出具备工艺优化、质量检测功能的行业模型,预计可降低产品不良率15%。

技术研讨环节聚焦前沿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深度剖析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应用前景,指出“AI+机器人”将重塑生产范式。他以汽车焊接场景为例,采用力控算法与视觉识别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可实现复杂焊缝自适应操作,精度达0.02毫米,较传统自动化设备效率提升3倍。华为、百度等企业则展示了最新研发的工业大模型,其中百度“百舸2.0”模型在电子行业EDA设计中,将芯片布线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引发业界关注。

案例分享环节呈现“AI赋能千行百业”实践。宝武集团介绍通过AI优化钢铁高炉冶炼参数,实现吨钢能耗下降8%;国家电网展示基于大模型的电网调度系统,故障处理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9分钟;商飞集团则分享AI在飞机蒙皮制造中的应用,使零件加工合格率从82%提升至99%。这些案例印证了AI对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也为其他行业提供可复制经验。

生态协同升级,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大会宣布成立“AI+产业联合实验室”,首批涵盖10个重点领域。其中,“AI+石化”实验室由中国石化与商汤科技共建,开发工艺优化大模型;“AI+轨道交通”实验室则由中车集团联合科大讯飞组建,聚焦智能运维技术。实验室采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高校参与”模式,中国信通院提供测试认证服务,加速技术迭代。

人才培育体系同步完善。教育部与大会组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启动“AI工匠计划”,在20所高校开设工业智能专业方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工艺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信通院还发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能力标准》,将AI工程师分为“应用开发”“模型训练”“系统集成”三级,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参考。

产业影响深远,开启智能工业化新纪元

此次大会的召开,将加速AI技术在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中国信通院测算,通过揭榜挂帅行动,预计到2027年可带动工业企业研发周期缩短40%、生产效率提升25%,催生50家年营收超百亿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区域层面,大会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建立“AI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带”,实现技术成果跨区域共享。

从更长远看,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重构产业竞争格局。一方面,AI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另一方面,工业场景反哺AI技术迭代,真实需求牵引算法创新,形成“应用-反馈-优化”良性循环。正如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所言,AI与新型工业化的碰撞,不仅是效率革命,更是生产要素的重构,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随着大会各项成果的落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在政策引导、技术突破、生态协同的多重驱动下,AI赋能新型工业化将迈向更深层次,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