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丨《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

2024-01-26 22:47:14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研究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专业著作。

作者破除了此前经济学家和央行的误判,指出整个世界突然开始物价高涨,根本原因并非俄乌冲突,而是疫情带来的范式转变。其创新性地找到现代物价理论所忽视的因素,通过分析欧美和日本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阐述了为什么稳定物价的传统工具无效,央行的局限性如何导致其应对新通胀的无力,揭示出日本及各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书从消费者行为变异、劳动者行为变异和企业行为变异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带来的深远影响。作者强调,新的价格体系正在形成并深刻改变全球经济运转的动力。在这个关键节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如何应对,如何做出选择至关重要。苦于慢性通货紧缩和急性通货膨胀“两种病痛”的日本需要找到特别的药方。

绿盟荐书丨《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作者简介

日本知名学者,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系,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曾在日本银行工作,担任过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是日本物价理论研究的领跑者,被誉为日本物价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人。

绿盟荐书丨《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目录

第1 章 为什么世界进入通货膨胀时代?——重大误解和两个谜团 / 1
全球通货膨胀来袭 / 3
通货膨胀的原因不是俄乌冲突 / 8
通货膨胀的真凶是疫情传播?/ 14
更大更深的谜团 / 25
正在改变的经济运行机制 / 35

第2 章 疫情如何愚弄了全球经济和经济学家 / 37
人祸和天灾 / 39
什么带来了经济损失——经济学家的误读 / 47
向全球传播的是信息和恐惧 / 57
通货膨胀终于来了 / 67

第3 章 作为疫情“后遗症”的全球性通货膨胀 / 77
世界正在发生变化 / 79
中央银行是如何抑制通货膨胀的 / 82
现代物价理论忽视的因素 / 93
“经济服务化”趋势的逆转——消费者行为变异 / 103
已经不再回归职场——劳动者行为变异 / 111
去全球化——企业行为变异 / 120
“3 个后遗症”形成的“新价格体系” / 125

第4 章 “两种病痛”的折磨——慢性通货紧缩+ 急性通货膨胀 / 131
落伍的日本 / 133
作为“慢性病”的通货紧缩 / 143
通货紧缩为何在日本如此根深蒂固 / 151
变化的迹象和两个场景 / 157
第5 章 世界各国如何抗击此次通货膨胀 / 179
欧美中央银行面临的矛盾和局限 / 181
对 “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担忧与“冻结工资” / 188
日本式工资物价螺旋模式 / 199

参考文献 / 221

绿盟荐书丨《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中文版序

《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被翻译成汉语,中国的读者能够看到这本书,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特向翻译本书的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裴桂芬教授和中信出版社的编辑表示真挚的谢意!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些调整,许多观点认为中国与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日本具有一定相似性,并时有耳闻说中国正在步入日本所经历的长期萧条,中国早晚都会进入“日本化”(Japanification)路径等观点。我不是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也不能准确地评价这些说法是否妥当,但是,从我供职的东京大学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实际上都是非常活跃和优秀的学生)的口中,也多少了解了一些中国经济的情况,我逐渐感觉到中国经济还是和日本经济存在很大差异的。当然,从同处东亚地区和历史上的密切联系来说,相似性还是很多的,同时也存在与相似性相当或者更多的相异之处。因此,我不认为中国经济会走上日本化道路。

即使如此,正确地描述日本经济过去30年所走过的历程(遗憾的是失败教训多于成功经验),对于思考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异同,肯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如能起到这个效果,作为作者,我将喜出望外。同时,我还非常期待中国读者针对本书提出更多的感想或意见。

绿盟荐书丨《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精彩书摘

全球备受通货膨胀的困扰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儿了。当然,局部爆发的通货膨胀,也就是物价上涨,给经济活动以及国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但是,在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同时出现8%~9%的高通货膨胀率,却是近年来从未有过的。21世纪第一个10年后半期以来,许多国家甚至将“过低通货膨胀率”视为重要的政策难题,特别是日本长时期陷入“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完全相反,物价怎么也提升不上去,或者处于下降趋势)。因此,摆脱通货紧缩成为日本政府的最重要课题(第4章将详细论述)。

全球进入低通胀时代的转折点,是2008年爆发的雷曼事件。对于全球性金融危机,我想每个人都还记忆犹新。雷曼兄弟公司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当时美国的第四大投资银行)突然宣布破产,成为全球性股价暴跌、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雷曼事件是自20世纪20—30年代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起爆点虽然是在美国,日本也受到波及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企业裁减非正式员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也许很多人都看到过东京日比谷公园设立援助受裁员影响无家可归者“过年避难所”的报道。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活动停滞,当经济陷入危机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中央银行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央银行是世界各国掌管货币发行和从事金融调控职能的机构,日本银行是日本的央行,美国央行则是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英文简写为FED)。

当经济陷入危机时,中央银行迅速采取措施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复苏。利率下降使企业借款增加,进而增加货物与服务购买,或者增加投资,以此期冀刺激经济活动。激活经济活动后,由于货物与服务需求增加,又会逐渐推动物价上涨,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形成通货膨胀。因此,中央银行要在适度物价水平上调控利率,利用种种手段努力控制物价上涨,这是一直以来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如果长期放任通货膨胀不管,物价自然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常识中的常识。因此,中央银行承担了“稳定物价”的使命,它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让过高的物价水平降下来。

但是在雷曼事件冲击之后,虽然经济进入恢复通道,通货膨胀率却始终处于偏低水平。不知为何,全球进入“低通货膨胀”通道,物价难以提升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