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2022-10-14 21:23:43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
迈克·费瑟斯通是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全球论争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1991)从消费文化着手,全面论述了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以及消费文化对后现代社会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布尔迪厄、鲍德里亚、利奥塔和詹姆逊等理论家的思想。作者指出,消费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消费,导致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间区别的消解,也产生了符号生产者、文化媒介人等文化资本家。消费所形成的消解,既使后现代社会形成一个同质,齐一的整体,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甚至是反叛和颠覆合法化。
【作者简介】
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1946-)分别获得杜伦大学文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理论、文化和社会中心主任和社会学教授,并在巴塞罗那、日内瓦、京都、累西腓、圣保罗、东京和温哥华等诸多地区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此外,他是《理论、文化与社会》杂志(1982-)和《理论·文化和社会》系列丛书(1991-)的创始编辑。曾任职于美国人文中心和研究所联盟的执行委员会(2000-2005)、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的评估小组(1997-1998)等。费瑟斯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消费文化、老龄化与生命历程、全球文化和知识形成、审美化过程、数字文化。
费瑟斯通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在文化研究领域,他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已经代替生活成为新的主导分析形式,从而进入了不同与以往的新的发展时代。他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概念,比如“日常生活审美化”“新型媒介人”等被广泛引用。他认为,大众在进行文化消费时并不是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的文化傻瓜,而是具有主动性和破坏性的。大众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实际上是一个控制与抵抗的过程,他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固然已经被异化,但在消费社会进行全面的控制也是不可能的,消费并不是完全被操纵的文化工业的产物。他认为,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进行链接的纽带是新兴的媒介人,他们单独成为后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阶层,其实这代表了后现代社会中文化、政治、经济的重新整合。至于他著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点在中国大陆的学者曾经被引入到对“文艺学”学科建设的讨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这种争论仍然还有回响。
【精彩书评】
所有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受益:“一无所知”的初学者会感谢费瑟斯通对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历史与现状所做的全面而流畅的概括,那些已经接触过这方面主要文献的读者仍然会从他深刻独创的见解和精炼的理论概括中获益匪浅,而无数只是想更多地了解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普通读者”们,则会看待对于日常生活的丰富而精确的描绘,以及对于当代消费者欢乐与悲哀的同情性记述,在使困难复杂却极其重要的文化主题变得通俗化,以及使后现代主义论争从直接而混乱的阶段走向系统理论上,这本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齐格蒙·鲍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与后现代:定义与阐释
第二章 消费文化理论
第三章 通向后现代文化的社会学
第四章 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
第五章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第六章 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
第七章 城市文化与后现代生活方式
第八章 消费文化与全球失序
第九章 共同文化抑或非共同文化?
第十章 总结性评论:多样性的全球化进程
参考书目
索引
【精彩书摘】
至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总结为:审美的自我意识与反思;对喜好声像同步与蒙太奇的叙述结构的拒斥;对实在的自相矛盾、模糊不清和开放的不确定性特持征的探索;对喜欢强调解构、消解人性化主体的整合人格观念的拒斥。
地位性商品”为获得表明步入了上流社会的商品而展开的斗争,使得新商品的生产率不断提高,而这使人们通过标志性商品获得上层社会地位的意义,反而变得只具有相对性了。经常性地供应新的时髦得令人垂涎的商品,或者下层群体僭用标志上层社会的商品,便产生了一种“犬兔"越野追逐式的游戏。为了重新建立起原来的社会距离较上层的特殊群体不得不投资于新的信息化的商品。
本章(第二章)将区分关于消费文化的三种主要视角。第一种视角认为,消费文化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为前提预设。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引起了消费商品、为购买及消费而设的场所等物质文化的大量积累。其结果便是当代西方社会中闲暇及消费活动的显著增长。对此,尽管有些人振臂欢呼,认为它带来了更大程度的平等与个人自由,但是,另有一些人却认为,它导致了意识形态的操纵能力的增长,把人们从一系列可选择的“良好”的社会关系中“引诱”了出来第二种视角是一种更为严格的社会学观点。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零和博奔),是人们通过对社会差距的表现和维持来实现自已对商品的满足、并取得某种社会地位的。与此相关,消费文化中人们对商品的满足程度,同样取决子他们获取商品的社会性结构途径。其中的核心便是,人们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区别,会以不同方式去消费商品。第三种视角关心的是消费时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在消费文化影像中,以及在独特的、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
当代西方社会中文化领域的一般性扩张,不仅说明了文化商品与信息市场的扩大,而且也表明,商品的购买与消费这种假定的物质行动,不断被弥散的文化影像(通过广告、商品陈列与促销)所调和、冲谈,而商品记号与符号方面的消费,反倒成了满足消费的主要源泉(鲍德里亚,1981)闲暇消费形式的重要性在不断增长。在这里,消费时的体验与快感(如对主题公园、旅游及娱乐中心的消费)、比较传统的高雅文化消费形式(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被改造成了面向大众的更广泛的消费品,即具有崇高艺术规则的、有灵气的艺术,以及自命不凡的教养,被“折价转让”了,因而闲暇消费就开始强调其华丽壮观、迎合大众、可消遣愉悦、可瞬息感受的特性。此外,也可以说,在这两种文化形式以及第三种形式即商业广场与购物中心的发展之间,出现了进一步合流的趋势。
根据文化资本来划分城市等级的标准在扩大。向后现代文化的转变,就是引人这样一种运动,它远离人们一致公认的、普遍的文化品味之判断标准,而跨入一种更为相对的多元景观中,以前被排斥的、奇形怪异的、异己的、芸芸众生的文化品味,现在都可能被接受。在这种意义上讲,目前的趋势是,以符号等级为基础的、长期把持着西方社会的普遍性标准被排斥,而代之以对差异与多样性具有更大容忍程度的文化品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