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受地缘因素影响,新兴市场资产承压。机构人士和业内专家表示,虽然当前地缘风险上升,但是新兴市场出现危机的概率较小。新兴市场将呈现分化格局,受益于供应链修复、全球需求改善的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弹性可期。人民币资产将表现稳健,并获得资金青睐。
-
近期A股市场中的稳增长主线和高成长板块轮番有所表现,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基金经理如何调仓?现阶段基金经理对于市场主线判断的分歧较大,正在“碎步”调仓。在配置方向上,基金机构建议在稳增长和高成长主线之间适度均衡配置,以应对市场变化。
-
近年来,如何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一直备受关注,而房企间的项目并购被视为有效方式之一。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针对房地产企业并购项目进行专项资金支持,相关融资额度接近600亿元。此外,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日前也开始发债募集资金参与房企纾困。
-
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回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实现连降,同比涨幅也有所回落。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做好春节前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煤炭、钢材等行业价格走低,带动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回落,预计国内通胀整体温和可控。
-
日前,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发布的《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收费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显示,2022年3月1日起,将对出让方收取挂牌交易服务费,对出让方及受让方均收取交易服务费。
据悉,2021年1月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以试点方式拓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和方式。
-
2月11日,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以下简称《监管规定》),拓展了参与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境内外证券交易所范围,允许境外发行人通过发行CDR在境内融资,并优化持续监管安排。
-
2月份,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迎来首次大规模解禁,相关股东是否会减持,从而给股价带来影响,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本次大规模解禁是2020年7月27日精选层首批32家挂牌公司股东锁定期在原12个月上额外延长6个月所致,大市值公司的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份集中解禁是造成此次解禁市值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
-
最新数据显示,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超预期上涨,引发投资者对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欧美超预期紧缩政策外溢影响扩大的担忧。专家认为,全球通胀升温对我国物价影响总体有限,全年CPI涨幅料保持温和态势,PPI涨幅将逐步回落,我国经济复苏确定性更强,应对外围风险的政策空间充足。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出,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金融产品是“专卖品”,不是任意机构都可以卖的,不是想卖给谁就卖给谁的,也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大V”通过社交媒体带货销售金融产品必须持牌,否则属非法金融活动。
-
各家保险公司“隔离险”产品常见的拒赔情形,包括:次密接人员(如不是和确诊病例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被隔离;非自费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全域管控/封城;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返乡/探亲人员的集中/居家隔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