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力争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及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优先发力。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推进县城建设,既有利于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又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
近日,证监会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相关工作措施。
-
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在4月数据中充分显现,目前,“经济底”是否已探明?
多数机构认为,4月PMI数据或已触及本轮低点,5月回升的概率较高。疫情对经济冲击最大的阶段正在过去,4月可能是本轮疫情冲击下经济的底部。5月起,国内经济开始进入向上修复期。
-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引入长期投资者”“长钱入市”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焦点,而破解“长钱从哪儿来”“如何让长钱更长”“如何让长钱更多”等一系列问题更是业内讨论核心。
-
证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为适应注册制改革和常态化退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退市公司监管,形成“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良好生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
总体而言,会议要求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动态清零策略不变,但强调高效统筹防疫和经济。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既定政策加快落实、增量工具抓紧谋划。房地产政策继续松动。平台经济监管迎来更加积极信号。
-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优做强公募基金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鼓励产品及业务守正创新,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强化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如何?开放节奏如何把握?下一步还有哪些开放举措?4月21日晚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资本市场开放进行时”分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等与多位国内外嘉宾,针对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市场整体开放情况,展开了讨论。
-
日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就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与实施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有效填补了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空白,资本市场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
其中,也填补了涉外期货交易法律制度的空白,包括确立法律的域外适用效力,以及规定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境外监管机构建立跨境监管合作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