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视界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落地: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激活12万亿市场

2025-09-01 21:52:49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2025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明确企业数据资产可入表核算,建立全国统一数据交易“白名单”制度。试点区域形成差异化格局,京津冀侧重交易所联盟,长三角聚焦工业数据确权,粤港澳探索跨境流通,中西部开发特色数据资源,推动数据成为新型可交易资产。

——援引自国家发改委通知

2025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区域率先开展改革试验。此次试点首次明确企业数据资产可入表核算,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白名单”制度,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当日完成首笔数据资产交易,某互联网企业的“用户行为分析数据集”以1.2亿元成交,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进入“确权-定价-交易”全链条操作阶段。

数据资产入表破题:会计处理规则实现历史性突破

试点方案最核心的突破在于数据资产会计处理规则的明确。根据财政部同步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资源可确认为“无形资产”,而用于交易的数据产品则归类为“存货”,这一分类使数据正式成为企业可计量、可抵押、可融资的新型资产。某头部电商平台财务总监透露,其已将“用户消费偏好标签库”按无形资产入账,评估价值达48亿元,预计可增加公司净资产12%,为后续发行数据资产证券化产品奠定基础政策原文链接。

数据资产评估体系同步建立三级定价模型:基础定价层参考数据采集成本与加工投入,增值定价层依据数据稀缺性系数,应用定价层则挂钩实际业务收益分成。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首笔交易中,买方某新能源车企以1.2亿元采购“充电桩用户充电行为数据集”,正是采用“基础定价(采集成本0.3亿)+增值定价(稀缺系数×2)+应用定价(预期降本收益分成)”的复合模式,开创数据交易定价新范式交易案例链接。

“白名单”制度构建安全屏障:三类主体首批获准入场交易

试点推出的数据交易“白名单”制度,通过“负面清单+分类准入”机制防范数据安全风险。首批名单涵盖政府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持牌数据商、行业龙头企业三类主体共158家机构。其中,北京市政务数据开放平台作为首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已上线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高价值数据集89个,某自动驾驶企业通过白名单机制获得道路测试实时路况数据,使算法训练效率提升35%。

白名单企业享有三项核心权益:数据跨境流动“绿色通道”、交易税费减免、融资贴息支持。上海数据交易所统计显示,白名单企业数据产品平均交易周期从原来45天缩短至18天,某金融科技公司利用“企业征信数据产品”质押获得银行贷款2亿元,综合融资成本较传统贷款低80BP。

区域试点差异化探索:8地形成“三极五带”格局

8个试点区域根据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改革路径。京津冀重点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联盟,实现三地数据交易规则互认;长三角聚焦工业数据确权,某汽车集团将生产工艺数据拆分为23个可交易数据单元,单个焊接质量检测数据集交易价格达860万元;粤港澳大湾区则探索跨境数据流通,深圳前海已建立“数据海关”,首批32家企业通过“数据护照”实现与香港数据交易所互联互通。

中西部试点侧重特色数据开发。贵州依托算力优势建立“数据加工代工”模式,为东部企业提供数据标注服务,带动当地数据服务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成渝地区试点“数据要素市场化+乡村振兴”,将农业生产物联网数据打包成指数产品,帮助120家合作社获得信贷支持1.8亿元。

市场化配置撬动万亿级市场:机构预测2025年规模突破12万亿

改革试点正加速数据要素市场扩容。中国信通院测算,随着数据资产入表全面实施,预计2025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达12.3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提升至8.7%。某券商研报指出,数据要素相关产业链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数据清洗加工、数据安全、数据交易所运营等细分领域年复合增长率将超40%。

企业参与热情持续高涨。试点启动两周内,全国新增数据服务企业2300余家,某互联网巨头宣布将数据业务独立分拆,计划三年内在科创板上市;传统行业也积极布局,某钢铁企业将高炉炼铁工艺数据资产化,通过交易节能优化模型获得收益分成,预计年增收超亿元。

挑战与破局:数据确权与隐私保护平衡难题待解

尽管改革取得突破,但数据权属划分、隐私保护与商业价值平衡仍是待解难题。某数据合规专家指出,当前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部分交易数据存在“去标识化不彻底”风险。对此,试点地区正建立“数据安全沙箱”,某医疗大数据公司在沙箱环境内完成肿瘤治疗数据建模,既保护患者隐私又实现模型价值变现。

监管层同步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反垄断指南》,防止数据垄断和“数据孤岛”。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对三家平台企业“数据封锁”行为开出罚单,合计罚款1.2亿元。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数据要素将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驱动经济增长的第五大核心要素。

来源: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的通知》发改高技〔2025〕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