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旅行驾驶舱,演绎“触手可及”的智慧出行;高速磁悬浮列车,打开“贴地飞行”的交通新畅想;支持智能物流仓储的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智能水稻收割机……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制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精彩纷呈。
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正在全球经济深度变革背景下,依靠数字化赋能和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以开放合作的胸怀,与世界分享中国制造的新机遇。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应收账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通知》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
-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拥抱时代机遇,聚焦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团结奋进、合作共赢之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11月22日在北京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讲话,并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11月18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大楼,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任国家反垄断局首任局长。
国家反垄断局的成立,一方面,执法体系升级,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或能在全球反垄断实践中分享中国经验。
-
11月17日,国新办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经贸工作发布会,针对将于近期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邀请到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先生,介绍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经贸工作情况。
-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经济运行数据。结果显示,10月份主要宏观指标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和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其中,农业增产在望,工业增速回升,服务业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市场销售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国内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揭牌运营。从宣布设立到正式开市,前后共计74天,资本市场见证了“北交所”速度。伴随北交所设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一块重要拼图拼接完成,资本市场“三足鼎立”新格局形成。
-
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多位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为全球治理、经济全球化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中国不仅考虑自己的发展,还考虑到全人类的发展。
-
近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为此,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了RCEP即将正式生效的有关情况。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