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经济学》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这本书立足经济、聚焦政策、畅想未来趋势,深入解读了碳中和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领域,全景展现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措施。例如对于碳排放峰值的测算,从绿色溢价框架下提出的碳中和思路,碳定价的能与不能,如何通过有效的百万亿级投资来实现碳中和,高排放行业如何抓住机遇转型升级,能源、制造、交通、金融、技术、城市、生活等方方面面如何助力碳中和等。
-
《论中国经济:挑战、底气与后劲》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新作。全书从“中国成就来自何方”“中国发展的启示”“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十四五’当迈向更高处”等九个方面,纵论中国经济,深度解读“十四五”“双循环”等国内外热点焦点,帮助读者更为清晰地把握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
-
从中央层面发布的政策文件来看,改革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近期,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新书《中国改革真命题——迈向高质量发展》,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贾康,针对中国改革问题,本着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拿出真见解的原则,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条主线,从制度、要素、战略和底线四个部分,阐述中国改革的真问题,尤其是改革中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
-
《大国金融的使命: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从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业的新使命和新挑战、金融服务城市群建设、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对金融更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展开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
新冠肺炎疫情敲响了世界生物安全的警钟,生物安全将像核安全一样影响未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加速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中国生物安全:战略与对策》的作者在连续20年对国内外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国内外生物安全怎么变、怎么看、怎么办等问题。
-
本书以学者的视野,提出了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政策建言,而严谨的论证,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条主线、三条辅线,产业竞争的二元悖论,都让我们眼前一亮。
-
对于“碳中和”,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它可以说是影响着未来各行各业发展趋势的关键词。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全球已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88%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经济规模的90%以上,近683家公司提出了净零排放相关目标。但你知道自我国正式宣布“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来,都有哪些具体措施来实现“双碳”目标吗?
-
《读懂共同富裕》一书立足当下中国经济的时代背景,聚焦党中央关于共同富裕的行动纲领和政策前沿,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重大论述。本书有助于学术界深入理解共同富裕,做出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于政府、企业、个人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把握共同富裕带来的机遇,以及共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启示。
-
中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经验是“务实”:从实际出发,以结果为导向,这种策略不一定是理论上的最优,实际效果却往往不错。这种策略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改革必须持续向前走。
-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和复杂。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又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复杂影响。为应对危机冲击,全球实施了力度空前的货币刺激措施,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出现了新的变化,高债务现象成为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货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债务一直是宏观经济最引人关注的变量。
-
2021年10月23日,在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金融:趋势、机遇与挑战”上,外滩绿色金融报告《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发布(以下简称《绿金报告》)。报告课题组成员包括朱隽、艾明、滕锐、徐昕、白雪飞等。《绿金报告》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出发,聚焦金融领域,对相关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进行了梳理,就金融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绿色发展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这也对未来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实现我国“30·60”的“双碳”目标,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行业都会加速低碳转型,资金需求巨大。很多机构预测,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30-40年的新增资金需求在100万亿-200万亿元。在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下,绿色金融将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意味着绿色金融的内涵将进一步扩展。
-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我国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将引领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复苏,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推进保护地球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
-
不论是金融改革还是金融开放,初心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疫情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中美关系紧张。在此背景下,金融开放是加深中国与全球经济互动、加强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重要方式。
-
金融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下一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金融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金融管理者、从事金融研究的专家学者、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