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借助“跨界”,整合“资源”

2017-05-05 09:19:08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戴伟

导读:2017年3月22日,由《民主与法制》社、《中国律师》杂志社、绿法(国际)联盟、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的定位“绿所”,聚焦“跨界”——首届中国律所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法律界、经济界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就探寻行业发展本质、把脉行业发展规律、推动行业绿色健康发展展开跨界交流研讨,打造律师行业品牌论坛,共同托起行业崛起的力量。  

法律出版社应用分社社长戴伟出席论坛并讲话。他表示,把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运用互联网手段,建立战略平台,才能够发挥真正的跨界优势。这是一个平台大行其道的时代,平台战略的资源整合价值无限。

大概在四年前,我和《方圆律政》的副总编辑曾宪文先生也曾组织过讨论律师的跨界活动,发现英雄所见略同,大家都认识到“跨界”是必须顺应的时代趋势。会议上,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为什么要跨界?就是为了整合其他行业的资源。

大体上法律服务行业,如果仅仅是着眼于现有的传统的客户,就会遇到发展瓶颈,继续开拓业务将会很难。所以必须借助“跨界”,或者说要开拓其他的行业资源,要整合其他产业的资源,基于这样的目的,“跨界”应运而生。

我认为,绿法(国际)联盟就是整合资源,推动跨界的突出代表,确实印证了如何跨界。我们认为要遵循一个基本思路,一定要建立一个特定行业的资源整合平台。光超主任最早致力于整合私募行业资源,现在又投身于建设智库,打造跨行业联盟,形成资源整合的平台。把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运用互联网手段,建立战略平台,才能够发挥真正的跨界优势。

怎么整合?实际上整合是相互的,就近几年接触的创投行业而言,我发现他们同样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平台,投资人也有强烈的需求,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整合律师资源。为什么要整合律师的资源?他们认为律师事务所本身掌握着大批企业家客户,因此通过跨界平台整合的资源,可以发掘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引进好的项目,这个需求非常强烈,这样的平台将会萌生更多的创新和机会。因此平台战略,资源整合是价值无限的。

关于平台战略,其实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中小企业一切可外包业务皆会外包,放到外部平台运营。

下面要说的外包业务,绝对是被互联网业态高度整合的。比如,在大众创业基础下,北京市一年注册几百万家新公司、然后退出倒闭几十万家新公司。在这样的流动性下,过去几年,高度整合的会计计账服务、社保兼人力资源服务、法律咨询服务,都被各种“创新工场”、“创业孵化器”整合了。未来99%的创业公司甚至不会有自己的财务、法务、人力资源、行政岗位。这些东西都被外包给创业平台和孵化器。所以,指望做行政和财务、法务、HR的人,要么指望进越来越少的正规大公司,要么就去各种孵化器平台。

去了孵化器平台的人,或许从此就会成为“50家公司共同的社保代办HR”,或者“20家公司的记账会计”(考虑到电子发票推广,在不做假账的前提下,会计的日常开票工作量会大减,所以现在最多记10家公司账的会计,未来很有可能一个人记50家小公司的账。)

除了这些事务性工作外包,现在连研发和设计岗位都开始出现更大规模、系统化的外包。

埃隆马斯科搞的X火箭,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他自己的公司只是一个研发的系统整合者,研发外包已经越来越多。

所以,这是一个平台大行其道的时代。

对专业人士来说,只要你有思想,又有执行力,又懂得表达,能做研发,能开发出好产品,你能够比原来发展得更好。

5年前一个有想法有创意的产品经理,还需要受制于“是否有写代码的为你打工、和你配合”。现在微信有了“小程序”,有可能未来产品经理自己就能先做出能给天使轮VC过目的创意产品。

未来大数据肯定会让人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透明,一切工作成果皆可量化,一切工作报酬皆可按照量化的成果支付,但稳定雇佣于单一公司的关系会越来越少。财务法务行政研发设计生产,都有可能从稳定雇佣关系,变成做一笔发一笔钱的平台化派单外包业务。

具体到法律服务行业,平台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广大中小企业会大量依靠平台寻找律师外包法律服务。中型律所会越来越少,广泛存在的是海量的专业精品所和个人所,完全依赖法律服务平台派单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