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观察丨资本市场“吹哨人”制度迎系统性升级:证监会、财政部就《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5-10-09 21:20:49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中国证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通过名称调整深化制度内涵,提升奖励标准、强化保护机制、优化程序,激活内部监督力量,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推动资本市场监督体系完善,维护市场秩序。

——来源于中国证监会、财政部

2025年9月30日,中国证监会会同财政部联合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修订不仅是对2014年版《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工作暂行规定》的全面升级,更是继2020年修订后,资本市场惩防体系建设的关键落子。从“举报”到“吹哨人”的名称调整,背后是监管层对制度内涵的全新诠释——突出专业性与正义担当精神,接轨国际惯例,旨在培育“主动监督、勇于担当”的吹哨人文化,为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注入内生动力。

《规定》的出台源于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与监管实践的双重需求。近年来,随着《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将有奖举报制度正式入法,中央对健全举报机制、强化市场监督提出更高要求。数据显示,2024年证监会收到的证券期货违法线索中,内部人员举报占比不足15%,但查实率高达68%,远超普通举报线索的23%。这一“低数量、高效能”的特点,凸显了内部知情人在揭露隐蔽性违法行为中的关键作用。然而,此前奖励标准偏低、保护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知情人“敢怒不敢言”。某券商合规总监坦言:“2020年版规定中,内部人举报最高奖励60万元,与动辄数亿的违法案件罚没款相比,激励效果有限,且企业对‘吹哨人’的隐性打压时有发生。”此次修订正是针对这些痛点,通过“奖励加码+保护升级+程序优化”的组合拳,让制度真正“长牙带电”。

在奖励标准方面,《规定》实现“三级跳”式提升。首先,可奖励案件的罚没款门槛从10万元大幅提高至100万元,精准聚焦“重大违法行为”;其次,奖励比例从案件罚没款金额的1%提升至3%,直接增加奖励基数;最后,奖金上限全面突破:提供重大违法行为线索的,上限从10万元提至50万元;对全国有重大影响、涉案数额特别巨大或吹哨人为内部知情人员的,统一将上限从30万元、60万元提至1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规定》首次将“在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内部人员”纳入奖励范围,通过分化违法利益共同体,鼓励“污点证人”主动纠错。同时,匿名吹哨人在补充材料后可获奖励,破解了此前“举报易领奖难”的困境,进一步拓宽线索来源渠道。

保护机制的强化是《规定》的另一大亮点。文件明确要求对吹哨人信息实行“全流程匿名化管理”,仅允许证监会内部指定人员接触核心信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打击报复问题,《规定》特别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暴力、胁迫、泄露隐私等手段阻挠举报,企业若以解除劳动合同、变更岗位等方式打击内部吹哨人,将被认定为“公司治理重大缺陷”,情节严重的可限制其市场准入。奖励资金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保障——资金纳入证监会部门预算,在罚没款入库且足以覆盖奖励金额后启动发放,避免财政透支。程序上,证监会将批量公布拟奖励案件名单,由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登记,吹哨人需在3个月内完成确认,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公平。

从监管逻辑看,《规定》的实施将重塑资本市场“立体化监督网络”。长期以来,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强、专业性高、证据链难固定等特点,单纯依赖行政监管容易陷入“被动查处”的困境。吹哨人制度通过激活内部监督力量,与“穿透式监管”“科技监管”形成合力,构建“监管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公众”的共治格局。某法学专家指出:“吹哨人提供的往往是‘带证据的线索’,能大幅降低调查成本,提高查处效率。例如,2024年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中,内部吹哨人提供的核心凭证使案件侦办周期缩短60%,罚没款达2.3亿元。”此次奖励标准提升,有望吸引更多知情人主动发声,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对于市场主体而言,《规定》既是约束也是引导。一方面,企业需进一步完善内部合规体系,通过制度建设防范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将获得更有力的权益保障——线索发现效率的提升意味着违法案件更快查办,民事赔偿程序加速落地。有投资者保护机构测算,若吹哨人线索贡献率提升至30%,投资者损失追偿周期可缩短至平均6个月,较当前缩短近一半。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将持续至2025年10月30日,市场各方可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反馈建议。作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的落地将标志着我国吹哨人制度从“原则倡导”向“实操落地”的跨越,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提供坚实支撑。在监管层、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共同推动下,一个“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的市场生态正逐步形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中国证监会、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