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丨《数字贸易:规则与实践》

2025-10-10 21:22:38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数字贸易:规则与实践》聚焦数字技术驱动下国际贸易规则、交易方式与地缘经济格局的变革,系统探讨全球数字贸易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围绕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与争议焦点,剖析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数字贸易与中小企业发展等核心议题,梳理WTO框架及区域协定(如CPTPP、USMCA)中的多边规则演进,重点分析“数字税”“计算设施本地化”“源代码保护”等谈判焦点的国际分歧。下篇通过国别研究,深入对比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及东盟、新加坡、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数字贸易战略布局——如美国“数字优先”政策、欧盟《数字市场法案》、新加坡“全球数字枢纽”定位,结合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现实(如跨境电商规模、数据安全立法),提出平衡开放与安全的政策建议,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本书兼具学术严谨性与政策价值,收录国际组织(如OECD、WTO)最新研究数据及典型案例(如欧盟数字税争议、东盟数字经济框架),适合国际贸易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企业出海从业者阅读。

作者简介

张雪春: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与数字贸易研究,历任《金融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人民银行驻法兰克福代表处首席代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报告》等专著,2014年获“孙治方金融创新奖”。

曾园园: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参与多项国家级金融政策研究项目。

袁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聚焦数字贸易与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上篇:数字贸易规则及相关热点问题
1.引言
1.1 数字经济及其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1.2 数字贸易及相关问题
1.3 数字贸易与国际经济关系

2.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发展及焦点问题
2.1 WTO关于数字贸易的规则一览
2.2 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数字贸易规则
2.3 数字贸易规则谈判中的焦点问题

3.数据跨境流动及治理问题
3.1 数据跨境流动是数字经济全球发展新趋势
3.2 数据跨境流动导致的数据安全与挑战
3.3 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的国际实践和合作机制

4.中小企业数字贸易发展问题
4.1 中小企业是数字贸易的受益者和重要驱动力量
4.2 中小企业参与数字贸易面临新的挑战

下篇:数字贸易国别研究
5. 美国数字贸易现状与中美数字贸易关系展望
5.1 美国的数字贸易及相关规则
5.2 美国数字贸易政策立场及与主要国家的分歧

6. 欧盟数字贸易现状及中欧数字贸易关系展望
6.1 欧盟数字贸易、战略与政策立场
6.2 欧盟的数字贸易协议及演化

7. 日本数字贸易现状及中日数字贸易关系展望
7.1 日本数字贸易、战略与政策立场
7.2 日本的数字贸易国际合作

8. 东盟数字贸易发展及中国东盟数字贸易关系展望
8.1 东盟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现状及问题
8.2 东盟数字贸易政策及数字治理的立场

9. 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新动向与展望
9.1 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9.2 中国数字治理及贸易规则立场

精彩书摘

数字贸易正在重塑国际贸易的本质,其核心矛盾在于技术的无国界性与监管的地域性之间的冲突。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跨境流动既是数字经济的生命线,也引发了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的担忧。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利益提出的规则主张,使得全球数字贸易治理呈现“碎片化”特征——有的强调开放优先,有的侧重安全可控,这种分歧不仅影响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也可能加剧地缘经济的分化。

中小企业是数字贸易的隐形主角,却常常面临数字鸿沟的挑战。尽管电商平台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但合规成本、数字技能短缺、跨境物流不畅等问题,仍让许多中小企业难以真正融入全球价值链。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多方协同:政府需提供普惠性数字基础设施与培训支持,企业应积极拥抱SaaS工具与跨境电商生态,而国际组织则需推动规则的“模块化”设计,允许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分阶段参与。

美国与欧盟在数字贸易规则上的博弈,折射出两种治理理念的碰撞。美国倾向于“市场驱动”,主张限制数据本地化要求、反对数字税;欧盟则强调“规则先行”,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构建高标准的数据保护体系。这种分歧并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找到“开放”与“保护”的平衡点——例如,通过“数据 adequacy认定”机制实现跨境数据流动互认,或在数字税问题上探索多边协商的解决方案。

中国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既要维护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也要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的竞争,本质上是规则话语权的竞争。中国的实践表明,数字贸易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唯有在自主创新(如数字技术研发)与开放合作(如加入DEPA)中找到动态平衡,才能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同时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