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丨《避风港:金融风暴中的安全投资》

2023-12-15 23:10:11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避风港》探讨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变化波动的市场中,什么是安全的投资?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的,高收益势必伴随高风险,而低风险的投资路径通常通向低收益。本书作者马克·斯皮茨纳格尔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低风险不代表低收益,“避风港”,即“具有成本效益的风险缓释”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代名词。

作为避风港理论和投资组合风险缓释策略的全球顶尖实践者,马克·斯皮茨纳格尔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与博学,他的探讨涉及数学、概率学、哲学、历史学甚至文学,旁征博引,例证丰富,角度独特且极具价值。阅读《避风港》,你可以在深入理解伯努利原理和投资组合理论的同时,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尼采进行穿越时空的思想连线。在合上这本书之后,你甚至可能发现自己拥有了一种能力,可以摆脱风险和收益的两难困境。

什么是避风港?避风港在投资组合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们是否只能利用避风港寻求短期庇护,等待金融风暴过去?还是说,避风港在整个投资中有更重要的意义?了解了以上这些问题,投资者将不再以固有的方式看待风险缓解,拥有更为宽广的理解未来的角度与思路。

【作者简介】

马克·斯皮茨纳格尔(Mark Spitznagel),Universa Investments基金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拥有20年实践经验的天才投资者,《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学生、创业合伙人。他曾经是芝加哥交易所最年轻的期权交易员,从业至今的多年间,凭借独特的投资策略在历次金融危机期间获得远超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不凡业绩。

【目录】

前言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第一章 与运气抗争
第二章 自然的告诫
第三章 永恒轮回

第二部分验证假设
第四章 分类法
第五章 整体论
第六章 大胆猜测
后记热爱你的命运

【前言】

具有成本效益的风险缓释

大多数金融和商业回报来自罕见事件——日常事件与总回报几乎无关,但金融模型所显示的恰恰相反。被骡子协会蒙蔽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一只被称为“长期资本管理”的基金,因错误估算于1998年破产。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一个月内就证明了其模型是虚假的。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骗局。然而,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周末之后,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的)金融分析师表现出如纽约下水道般清晰敞亮的思维,这反映出“相互尊重的骡子协会”对整个行业的掌控程度。

的确,投资界有不少分析师使用了明显错误的数学方法,设法让自己的模型看起来有模有样、精致复杂,但从长远看,最终却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原因何在?很简单,因为他们押注的是别人的钱,而回报却是自己的——他们并未风险共担。

稳定的回报(持续追加)伴随着隐藏的尾部风险。1982年和2008年,银行的资金损失比有史以来的所有损失都要惨重,但银行经理们仍然赚得盆满钵满。当大难临头时,他们仍声称标准模型的风险很低——所以我们要粉碎这些作为欺骗工具的模型。

所有商业活动都存在这种风险转移现象:企业最终会遵循金融分析师的意见,不为尾部风险投保。在他们眼中,一家能够抵御金融风暴的公司,可能不如一家在下次利率轻微波动时表现脆弱的公司,只要后者的每股收益率比前者高出一点点!

现代金融工具催生出“寻租”者,他们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不同,最终他们会获得纳税人的救助。

经济上的寻租者显然是社会的敌人,但我们发现了更险恶的敌人:模仿者。

斯皮茨纳格尔在Universa Investments基金公司(以下简称Universa公司)创建了一种尾部风险对冲的投资组合,不再需要延迟随机满足。正如本书倡导(与规划)的那样,风险缓释需要具有“成本效益”(即它应该增加你的财富)。要做到这一点,它需要降低大风险,而非小风险。

作为一种可投资的资产类别,尾部风险对冲应运而生。尾部风险对冲避免了险恶的黑天鹅事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具有成本效益的尾部风险对冲淘汰了所有其他形式的风险缓释策略。于是,人们发展了该理念,一个新范畴诞生了。模仿者纷至沓来——正是之前被现代金融工具愚弄的那批人,那些“相互尊重的骡子协会”会员找到了可贩卖的新事物。

Universa公司证明了一个事实:尾部风险对冲不仅没有替代品,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引用保时捷的广告词),它无可替代。

从原则到执行,事情要复杂得多:在外人看来,输出很简单,但从内部看,过程却很艰难。事实上,即使从业者具备天然优势,并且理解收益和概率机制,也需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我之前说过,马克的优势来自场内交易和对尾部数学的自然(非刻意)理解。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他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行为上的,而我的描述并未充分体现他的冷静坚定。也许坚持不懈、全心投入、保持自律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特质:20多年来,我从未见他背离过既定方案。

这是他对投资行业极大的嘲讽。

【精彩书摘】

投资者面临一个大问题,即巨大的风险困境。如果承担的风险太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可能会失去财富。然而,如果承担的风险太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可能失去财富。你陷入了“第22条军规”:做或不做都注定失败。但你总要做出选择。你可以尝试在这两个糟糕的选项之间进行调整,以期找到折中的方法,但这仍是一种糟糕的选择——它不会让原本糟糕的选项变好。现代金融就是在追求这种理论上的折中方法,即所谓的“投资的终极目标”。尽管这种追求勇气可嘉、旗号崇高,结果却表明,“投资的终极目标”只是一个神话。折中方法并不尽如人意,它甚至会导致两个世界中最差的结果。意识到这一点,你只剩下一个真正的选择:大胆预测,然后孤注一掷。

我们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将其作为概念的构成要素,最终形成演绎的、可检验的假设。虽然这些基本原理乍一听平淡无奇,甚至显而易见,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题进行某些反直觉的探索时,它们将变得至关重要。现代金融核心领域普遍存在着错误的启发法,第一性原理能让我们改变甚至利用这些启发法。第一性原理甚至会提供某种存在主义真实性,使我们的投资与信念保持一致——在面对各种外部压力时,“押注于我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