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视界 | 央行最新发布!释放货币政策新信号

2022-08-11 21:19:20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人民银行8月10日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出货币政策新信号。

就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报告明确,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

报告认为,今年下半年我国CPI在一些月份的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而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报告明确,要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援引自中国证券报

1. 高度关注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

报告认为,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但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

近期全球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几十年未有的高通胀压力。报告认为,这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也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

“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环境要求。”报告认为,任何时刻,中央银行都应该对物价走势的边际变化保持高度关注,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客观研判未来通胀形势,未雨绸缪做好政策安排。

报告进一步分析,一方面,从基本面来看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预计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报告称,综合研判,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CPI运行中枢较上半年1.7%的水平将有所抬升,一些月份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结构性通胀压力加大。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取向,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平衡。

一方面,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做好妥善应对;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全年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2. 深入研判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状况

关于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报告具体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报告要求,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多种不确定因素变化,深入研判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状况,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好市场预期,平衡好内、外部均衡。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持续缓解银行信贷供给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三大约束,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审慎经营原则,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3. 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绿色投资等新动能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

一段时期以来,信贷需求转弱拖累信贷增长。报告认为,展望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

信贷结构演变是经济结构变迁的映射。分析近年来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报告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边际趋缓和房地产长周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而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贷款体量仍相对较小,加上直接融资呈上升趋势,信贷增速在新旧动能换挡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回落。

“但这是适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反映,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基本匹配。”报告强调。

报告判断,中长期看,我国信贷增长将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加上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将稳步提升。

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我国绿色转型投资需求超10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基建投资额预计超10万亿元,未来一段时间二者年均投资合计可能达5万亿元。

报告显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稳、结构优的动态平衡。

一方面,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4. 6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

房地产政策方面,报告提出,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报告显示,6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53.1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住房开发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下降1.4%。

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和2.7%。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2.2%、28.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5%。

来源 | 中国证券报